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在“八一”建军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鲲鹏建设党总支组织开展“铭记历史 吾辈自强”主题观影活动,集体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南京照相馆》,引导全体党员以史为鉴、砥砺前行。
光影交织,重现历史苦难与抗争
影片《南京照相馆》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和艺术手法,将南京大屠杀期间普通民众所遭受的苦难以及他们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那一个个震撼人心的镜头,如同一把把重锤,敲击着每一位党员的心灵;那一幕幕催人泪下的场景,仿佛将大家带回到了那个黑暗而惨痛的年代,让全体党员深刻感受到了民族苦难的沉重分量,也更加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观影过程中,不少党员眼含热泪,被影片中的情节深深触动,这泪水里饱含着对历史的悲痛、对受难同胞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的珍视。
党员分享,结合工作畅谈感悟
观影结束后,党员们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了内心的深刻感悟。
党员马向红(市场管理部):吉祥照相馆内,普通人因共同目标形成临时“战斗团队”,其协作模式对我们极具启示。毓秀以水袖藏胶片的灵巧、阿昌利用邮包传递信息的智慧,展现了“专业互补”的重要性;老金一家三代人接力守护照片,则体现了“传承”的组织韧性。我们经营团队也如同“照相馆避难所”,成员背景各异、专业能力不同,但在“竭尽全力落地项目”的共同目标下,一起协同并肩作战:工程部门严控安全质量(老金的坚守)、市场部门精准捕捉信息(阿昌的邮差网络)、综合部门保障资源建设(毓秀的后勤智慧)。这种“全员营销”的凝聚力,才是企业抵御风险、赢得市场的核心能力。
党员陈燕军(工程技术部):电影带领我们穿越88年的时光,回到那个我们不愿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中国。88年并不久远,目前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9岁,但是88年前的中国平均寿命只有35岁,这个数字让我感到很震惊。可是,当看到影片中的南京城内被屠杀的无数中国人甚至都活不到35岁的时候,我陷入了无言的悲痛中,仿佛有无数的中国同胞在我耳边诉说着他们的冤屈和伤痛。由此,我又不禁想到我们这个民族从1840的鸦片战争年到1945年的抗日战争,近一百年间遭受了无尽的苦难、凌辱、迫害和屠杀。忘记历史是可耻的,忘记历史就是对那些无辜冤死的同胞的无视,就是对那些为了新中国流血牺牲的无数革命英烈的背叛。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必须勇敢承担起我们这代人的责任,更加团队起来,让国家更加强大,让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后代不再遭受凌辱。
党员胡莹莹(综合办公室):片中最令人窒息的,是日军将屠杀与“共荣”并置的荒诞。他们举着相机炫耀“胜利”,镜头一转却是婴儿被刺刀挑起的啼哭。没有刻意渲染的血腥,却通过百姓眼中的恐惧,让我们感受到30万遇难者的沉重。这种对生命的漠视,早已超越了战争的边界。“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我们并非身处一个和平的世界,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在世界的某些角落,战火依然肆虐,只因强大的祖国为我们筑起了坚强的后盾。作为新时代党员,我们应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传承先辈们不屈的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践行使命,让历史的教训成为前行的力量。
入党申请人王兵(商务成本部):1937年冬天,鸡鸣寺的鸡不鸣,莫愁湖的愁更愁;踩在南京城的地上都是黏的,那是寒冬凝固的血。当荧屏亮起,吉祥照相馆暗房中红灯映出斩首的街坊、堆积如山的尸体、血染长江的罪证。这部电影于每个中国人而言,都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它让我们看见,普通人在极端环境下如何从恐惧中站起,以抗争的姿态守护人性的微光。这从不是煽动仇恨的工具,而是唤醒集体记忆的警钟,是教会我们敬畏生命的教材;它无关狭隘的仇恨教育,而是明辨是非的镜鉴,是对逝者最朴素的缅怀。如今的南京,鸡鸣寺樱花漫落如雪,莫愁湖碧波轻漾似绸。这盛世风光,正是对当年暗房中守护胶片者的最好告慰 —— 他们拼死留存的真实微光,早已化作照耀世界的骄阳。当下,中华民族正阔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同胞们更当同心同德、砥砺前行:唯有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能凝聚起复兴路上的磅礴力量,让历史的伤痕化为前行的勋章,让这片土地永远远离硝烟,永葆安宁。
凝聚力量,奋进新征程
此次主题观影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生动的党史教育课,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它让全体党员在回顾历史中汲取了智慧和力量,在交流感悟中明确了责任与担当。党总支书记朱秀才对全体党员要求,希望大家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项目建设中发扬影片中所展现的担当精神,立足本职岗位,努力拼搏奋斗,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工作实践,通过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履行鲲鹏建设“建设美好空间”的使命。